如何成為不完美主義者 – 利用不完美造就完美!

哈囉大家,今天來說說這本我已經讀完有一段時間的書,本文有總結書中的內容和重點,後面我會以我的角度來給大家說說我的心得以及看法!請慢慢欣賞~

完美主義的形成原因

書中有說到很多種形成原因,像是不安全感、自卑情結、不滿足等等,大部分都是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去達到心裡理想的那個完美目標,所以連嘗試的勇氣都沒有,沒想到一切都是自己自卑而低估了自己的能力,說不定自己有那個潛力可以達到目標甚至超越,但是就這樣因為自己對”結果“的幻想,而造成自己不敢去面對和挑戰那些事物。

現代人眼中的完美主義

書中提到,現代人是否都把“完美主義”(意指對事情的要求做到最完美)當作是一種讚美?這個看似毫無缺點的極端想法卻讓我們面對失敗更加的恐懼,這也代表著不允許犯任何的錯。

因為這個極端想法,導致人們會“過度在乎會不會犯錯”而不是“勇於犯錯,也就是過度在乎犯錯所帶給你的挫折感,而進一步讓你不想要把這件事情持續做下去,讓挑戰未知可能性的勇氣逐漸消失殆盡。

如何成為不完美主義者

普遍期望與特定期望

普遍期望和特定期望是什麼?普遍期望簡單來說就是對自己的期望值(信心),而特定期望就是你在做某些事情自己對”特定”事情的期望值,書中所說的普遍期望形容成是自己的天花板,會隨著你的情緒高低起伏,而特定期望就像一些日常的事情,像是社交、學習的期望值,我想這本書想帶給讀者的想法是提高普遍期望,降低特定期望

因為假如你對自己的自信心、期望值也就是普遍期望不夠高,那你會連去做事情的動力都沒有,你可以想想,假如你對自己的期望接近0,那你做任何一件事情你會有信心嗎?所以這是要把普遍期望拉高的原因;那特定期望為什麼要降低呢?是不是有時候很期待一些事物的到來,期望值很高,但是最後的結果是遠遠低於期望值,導致整個情緒低落,猶如掉進深淵裡,所以我們不如把對事物的期望值降低,也就是特定期望降低,就算結果不盡理想,但是也不至於讓我們又跌入情緒的漩渦裡,苦惱下去。

「還不太夠」與「永遠不夠」

書中用一個例子比喻我覺得非常好理解

永遠不夠就像是賽犬永遠追不到那隻電動兔子,而還不太夠則讓我們能抓住它。

這兩種比喻很明顯讓人感受出這個想法的差異竟然能這麼巨大,永遠不夠就代表你對自己的信心不足並且感到絕望,而還不太夠是能讓你想要持續下去,因為你相信你可以抓住這個機會,不是像永遠不夠一樣從一開始就篤定自己一定做不出什麼成績。

書中提到分辨做一件事是用「還不太夠」還是「永遠不夠」的態度很簡單,就是去識別出相對應的情緒,永遠不夠的心態是焦慮、絕望和挫折,而還不太夠是渴望、興奮和希望,我認為這個解釋非常好理解。

設定較低行動標準帶來的自由感,可以讓你自主。

有時候要開始做一件事情,總是把整體標準訂的太高,而導致一開始執行時的困難度和挫折感倍增,漸漸就對這件事情失去興趣,最後放棄,我也曾體會過想做好一件事的過程中,被自己的完美主義搞得身心俱疲,以前的我總是想著不能有任何一步差錯,想把每一步棋都得下的完美,這就是完美主義所詬病的,把每件事情都預設在最完美的場景裡,你自己可能也知道這不可能實現,但是你還是選擇相信了,最後的結果就是放棄

結果淡漠

結果淡漠也就是不專注在結果本身,有些人可能會覺得,不專注在結果本身不就代表著你不重視這件事情嗎?其實不然,因為我們所專注的是過程並不是結果,專注過程中所學習到的東西,而不是專注在結果是不是成功或失敗。

假如成功了,你會感激過程中你所付出的努力,假如失敗了,你也應該跟成功時一樣感激你所付出的一切並且持續的努力下去,過程並不是和結果一樣非黑即白,你所做的努力和在過程中所學習到的是無法用成功或失敗來衡量。

是失敗還是沒發生

為何機率是堅持的好朋友?因為只要你不斷用行動來挑戰機率,你很可能會成功。

如果某件事是靠機率,那就堅持下去,尤其是沒有成本的事,那更沒有理由可以放棄,永遠沒有,所以不妨採取行動,不要糾結太多,當個你自己所知最積極的人。

把“當時應該”換成“當時可以”

人們總是在回想自己的某些過錯時,都會說”當時應該怎麼樣…“,“應該”這兩個字會讓人感覺到似乎有義務必須完成,所以一直沈溺在過去後悔當初沒有做某個決定,不過事實上根本不是這樣,這是我們對這個詞的既定印象,所以你可以試著把“應該”這兩個字換成“可以”,你可以套用看看,舉個例子,例如我曾經買了一個我覺得不好用的東西,假如你用“當時應該要再多考慮”,這就會使你更放不下這個過去的錯誤,但是當你換成“當時可以再多考慮”,你就會發現這兩句話所帶給你的感覺完全不同,“當時應該”帶給你義務感,就像你做錯人生毀了一般,“當時可以”就會感覺似乎不需要那麼糾結於當時的選擇,只要下一次再多考慮就好了。

人們很常為了進步,總是過度拘泥於過去所犯的錯誤,似乎能改變過去的錯誤一樣,有時候可以試著換個觀點,或許對你會有更大的幫助。

讀後心得

讀完這本書過後,會發現其實要成為一位不完美主義者並沒有說很困難,都只是一步一步慢慢地做出改變,透過微小的改變,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和面對恐懼的能力,我想這就是成為不完美主義者的轉捩點,當你應證自己能做得到,你就完成第一步了,接下來就是持續下去。

我認為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很高,書中有提到非常多種實際可以運用在生活中的小小改變,是真的能透過這些改變,讓你成為不完美主義者,別忘記書中可是有說到:「最好的起點就是現狀,而不是你一度期望的狀態」,我為什麼知道呢?因為我已經親身體驗過了,所以,現在就開始去做改變吧,別再拖延了!

額外補充

我有在書中讀到一段話,讓我產生了蠻大的共鳴,我想藉此傳達給讀者,以下為這段話

只做該做的事,卻很少去冒險。

確實,對那些未知的領域會感到陌生,而不願意去了解或接觸是正常的,書中有提到類似我以下舉的例子,就像你經過一間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小吃攤,剛好覺得肚子餓,但是常光顧的店就在前面,多數人可能想說改天再來吃看看好了,而少數人會想說,在這邊生活一段時間了都沒吃過這間,說不定挺好吃的,就試著去“冒險”看看,就像這個比喻所說,有些事情不過是我們把所謂失敗想得太嚴重,嘗試一間沒有吃過的店,最壞的結果也就難吃而已,但是好的結果可能令你驚豔,這個嘗試的價值被我們自己所貶低

雖然我以上舉的例子看似是一件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情,但是同樣的道理也值得套用到自己想挑戰的事情上面去思考一番,試問自己,假如失敗的後果能夠承擔

Why not just go for it ?

或許能讓你突然有了一份你從來沒有想過會得到的勇氣。


謝謝你的閱讀,希望你喜歡這篇文章!假如覺得這篇文章不錯,不妨分享出去喔!
別忘了Jsnn’s Logs也有Podcast節目呦!連結點我
我是Jsnn,下次見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